传统综艺失宠?微综艺崛起,打响 “小而美” 营销战
以前品牌要想刷存在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赞助热门综艺。节目一上,广告铺天盖地,观众想不记住都难。可到了2025年,这一招好像不太灵了。
以前品牌要想刷存在感,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赞助热门综艺。节目一上,广告铺天盖地,观众想不记住都难。可到了2025年,这一招好像不太灵了。
以“白发转黑”为诱饵,部分商家正在互联网世界编织一张庞大而隐秘的欺诈之网:剧本化的短视频、虚构的专家人设、伪造的打卡记录、盗用的特妆批号、张冠李戴的专利证书……这些充斥于直播间、号称“黑发神器”的产品,凭借精心设计的话术,正大肆收割被白发困扰的消费者。
驾仕派认为:2025年9月,不仅仅对蔚来有着战略意义,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度,对每一个品牌来说都是决定今后三年品牌发展的重要节点。
驾仕派认为:2025年9月,不仅仅对蔚来有着战略意义,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度,对每一个品牌来说都是决定今后三年品牌发展的重要节点。
驾仕派认为:2025年9月,不仅仅对蔚来有着战略意义,更将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月度,对每一个品牌来说都是决定今后三年品牌发展的重要节点。
星巴克中国CGO杨振带着快消品牌基建和阿里文娱的数字化操盘经验而来,尤其擅长内容与营销创新,平台内容逻辑让他首倡“内容中台”理念,更习惯靠用户自发传播形成口碑。
在科技界的一场风波中,苹果与三星这两个国际巨头竟然携手合作,共同将矛头指向了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小米。这场纷争的起源,还得从小米在印度市场上的营销策略说起。
这些广告直接将小米产品与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系列进行对比,并用调侃语气描述竞争对手产品。比如,小米在一则广告中戏谑表示,若消费者认为iPhone 16 Pro Max的摄像头性能能与小米15 Ultra相提并论,那么祝愿他们“愚人节快乐”。
8 月 28 日,科技媒体 Android Headline 的一则报道炸了锅:苹果与三星两大巨头罕见联手,共同向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发出了 “停止并终止” 律师函。理由很直接 —— 他们认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营销行为涉嫌 “偷袭营销”,损害了双方的品牌形象。
近日,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理想汽车在一场发布会上播放其与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因视频中的测试卡车出现驾驶室倾倒、四轮弹起,而理想i8车身结构完整,且未完全遮挡卡车车标,引发公众对该品牌卡车质量的质疑。事件发酵过程中,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争议视频中卡车制造商)及第三方
最近,一场“没有假球,全是世仇”的苏超球赛成为国民级热梗来源。热心网友喊话宿迁人刘强东,比起京东不久前赞助的欧冠,苏超的“爱恨情仇”或许更值得直播带货。
美团外卖邀请上海籍歌手黄龄改编经典歌曲《夜上海》,以「黄的灵」(「黄」呼应品牌色,「灵」为沪语「厉害」之意)为核心口号,通过魔性旋律和「开门请dancing」等本土化歌词,将上海咖啡文化、市井生活与品牌信息融合。广告片精准捕捉地域情感共鸣点,黄龄的沪语演绎强化